為規范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復工程設計、建設及運行管理,生態環境部制定日前發布《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技術規范 生物堆 (HJ 1283—2023)》及《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技術規范 固化/穩定化(HJ 1282—2023)》兩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技術規范 生物堆 (HJ 1283—2023)》規定了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復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的技術要求。生物堆(biopiling),即將污染土壤挖出并按一定要求堆積于具備滲濾液收集系統的防滲區域,同時提供適量的 水分、養分和氧氣等,利用土壤微生物將有機污染物去除的修復工藝,其主要適用于受石油烴等可生物降解有機物污染土壤的修復,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可通過降解實驗測定。
作為生物堆修復工程建設,上述標準指出,其主體工程主要包括:土壤預處理系統、生物堆堆體系統(包含堆體底部抽氣系統及防滲系統、滲濾液收集系統;生物堆堆體及設置在堆體內的土壤氣監測系統;堆體頂部進氣、營養水分調配和覆蓋系統)與二次污染控制系統等。上述標準要求運行過程中,應定期對堆體開展土壤取樣,監測目標污染物濃度、土壤含水率等參數。
《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技術規范 固化/穩定化(HJ 1282—2023)》規定了污染土壤固化/穩定化工程的污染物與污染負荷、總體要求、工藝設計、主要工藝設備、檢測與過程控制、主要輔助工程、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施工、運行與維護等技術要求。固化/穩定化(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即將污染土壤與水泥等膠凝材料或穩定化藥劑相混合,通過形成晶格結構或化學鍵等,將土壤中污染物捕獲或者固定在固體結構中,從而降低有害組分的移動性或浸出性的過程,其適用于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和其他無機物導致的土壤污染治理。固化/穩定化工程設備包括挖掘、轉運、預處理、藥劑制備和投加裝置及攪拌混合設備等。機械設備的材質應具有耐腐蝕性、耐磨損性和較高機械強度。
詳情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