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成為國家戰略以來,青島市立足港口、貿易、產業、文旅、科教等方面特色優勢,系統謀劃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項重點任務和舉措,指導各領域、各行業結合各自實際、勇于探索創新,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走準走深走實。
青島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大眾網,重點圍繞發揮青島開放門戶作用、打造黃河流域最佳經濟出??诘?,突出東西互濟、陸海聯動,突出與黃河戰略關聯度、緊密度高,梳理了一批示范作用強的典型案例,引領全市上下對標先進、比學趕超,努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 “走在前、開新局”,為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探索路徑、作出示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熠 青島報道
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2月A股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948,簡稱“冠中生態”),成立20多年來,始終堅守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的主業不動搖,以“為地球播種未來,讓大地重披綠衣”為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態修復專業化企業”為愿景,積極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號召,認真踐行“兩山理論”,在植被恢復、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土壤修復、水環境治理等自然環境修復業務,以及零碳建筑、城市管理、景觀園林、市政工程等人工環境生態建設業務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我國的“碳中和”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生態工程樹標桿
冠中生態一直以實際行動積極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20多年來,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近80個地市,完成了約500個生態修復項目,其中,在黃河流域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和山東共9個省區開展的生態修復項目就達400余個,占比超80%,項目類別包括破損山體生態修復、道路邊坡生態防護、礦山環境生態治理、河岸及水環境生態修復、海島生態修復和城市環境景觀建設等多個方面。針對黃河中游的濕陷性黃土區域,通過實施陜西韓城市芝川東部臺塬植被修復工程、延安寶塔山裸露邊坡植被恢復、延安新區山體邊坡生態修復工程等,成功解決了黃土高原地區土壤板結嚴重和水土流失、揚塵等環境問題;針對內蒙古的干旱與沙漠化地區,實施的包鋼集團尾礦庫生態修復工程,有效解決了礦粉污染問題,改善了尾礦庫環境,并且依托該項目取得了發明專利 “適于干旱地區造林用土壤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等。
冠中生態負責的延安寶塔山修復項目
依托在生態修復領域長年耕耘的實踐經驗優勢,主編了國內植被恢復行業的行業標準《邊坡噴播綠化工程技術標準》。該標準不僅填補了行業標準的空白,完善了我國現行工程建設標準體系,而且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具有新穎性、先進性、實用價值的應用科技成果。通過沿黃區域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的實施和相關標準的編制,冠中生態以實際行動推進了黃河流域生態修復行業的技術進步和規范發展,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樹立了企業標桿。
二、創新引領增動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冠中生態深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全力推動科技創新。目前,在研項目17項,涉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發立項11項。其中《工廠化室內育苗及造林技術研究》被國家林草局列為2020年度全國自籌研發課題的1號項目,《零碳建筑技術體系及關鍵技術研究》和《城市公園綠地體檢與生態價值評估技術研究》兩個課題入選2022年度國家住建部科學技術計劃項目。截至2022年12月,已獲授權發明專利30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7項,涉及植被恢復、土壤改良、水環境治理、生態修復專用設備、施工工藝等多方面。
冠中生態負責的陜西韓城芝川生態修復項目
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在生態修復領域,尤其是環境復雜、技術難度高的細分領域,積累了一系列核心技術,形成了完善的生態修復技術體系。這些技術應用能夠又快又好地解決各種受損環境的生態修復難題。自主研發的“團粒噴播生態修復技術”“濕陷性黃土區域生態修復技術”于2021年入選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領域重大科技成果。自主研發的“工礦廢棄地植被恢復與生態修復技術”入選2022年山東省綠色低碳技術成果目錄。
冠中生態負責的包鋼集團尾礦壩修復項目
冠中生態將繼續深刻踐行“兩山”理念,擔當新使命,激揚新征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創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新技術、新產品與新工藝,加速成果轉化,推進生態修復項目的更廣泛實施,以全新思維模式和創新理念,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